创业维艰。企业家在创业过程中,九死一生,艰辛困顿如影随形。
近年不少企业家在功成名就后,或迷失自我,或与人缠斗,或放纵欲望,结局令人唏嘘不已。看来,作为企业家,自我修行在某种程度上比企业经营和管理更为重要。
过去笔者认为,企业应该两条腿走路,即经营面向企业外部,让企业持续增长,扩大销售额,适应环境变化;而管理则面向企业内部,管人、理事、建平台,其重点在于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。而现在笔者修正了此前的看法,坚定地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有比经营和管理更重要的事,那就是修行。所谓修行,即对行为的修正,前提是保持正念。面对这个浮躁且充满诱惑的世界,企业家如果不注重自我修行,稍有不慎便会滑入万劫不复的深渊。因为企业家必须先自我修行,安顿好自己身心,才能安顿公司员工的身心。
一是自我管理。“物必先腐,而后虫生”,自我管理的前提是自律和自我克制,放纵欲望、贪嗔痴、情绪失控等这些是许多悲剧的根源。实践证明,越是自律和自我克制,越是有自主权,事业和人生都是如此,所有优秀的背后都有着苦行僧般的坚持。因此,企业家修行的第一课当是自我管理。
二是主动学习。认知边界就是成长边界,企业家的认知边界就是企业的成长边界。作为企业家,认知边界的扩展与更新会给企业带来更高级的信息,企业的成长必须经历一次次蜕变,甚至要求放弃一些过往支持企业成功而今后成为前进障碍的东西。因此在变革中,企业家应该做的不仅仅是自我革新,突破认知边界,影响整个系统的变迁,还要在能量消耗与新陈代谢之间寻找动态平衡,重新开启企业的生命周期,在实现愿景过程中,找回信心、尊严和荣耀。
三是修炼心性。物质匮乏时,人们倾向于将幸福的希望寄托于外在的物质条件。但是富裕起来之后,才发现财富带来的更多的是空虚、内心膨胀,而非幸福感的提升。当下社会转型、人心浮躁、工作压力增加,很容易让人焦虑、抑郁、情绪失控、对欲望失去节制。因此,企业家在追求世俗物质利益的同时,需要提升生命层次,培养生命内在的信仰和智慧;需要不间断地修炼心性,“磨砺心志、净化灵魂”。不管是出世清修,还是入世做事,其核心都是内探人生,改变自己,扩大我们的认知边界,更新心智模式,让自己增长智慧,身心愉悦。
四是引领他人。企业家不仅需要自我成长,还需要通过影响他人来放大自我作用。因此,成功的企业家都具有宗教传教士般的人格魅力,而好的企业也必须担负员工“二次成长”的重任,教人求真向善,激发潜能。稻盛和夫退休13年以后,应日本政府邀请出任日航董事长挽救濒临破产的日航集团,仅用了10个月便扭亏为盈,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。稻盛和夫坚持认为,他的经营成功只是因为贯彻了正确的思维方式,即“作为人,何为正确”,坚持把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,换言之,其哲学的核心即立足于宇宙和人心的本源来开展经营活动。因为,企业家需要通过思想影响他人,而影响他人需要通过系统经营哲学来挖掘人生的意义价值。
如果人生是一场修行,那么企业就是企业家带领员工共同修行的道场。因此,企业家需要主动学习、自我管理,不断提升心性,并引领同事和家人求真向善,成人达己,智慧经营,达善社会。